XM平台

雷军做的不是企业家IP(2025年03月26日)

XM

从2024年开始到现在,中国整个商业圈 ,都在问,如何复制雷军IP,能不能认识几个小米负责传播的人 ,去学习一下 ,这种话,听都听烦了,耳朵也起茧了 ,所有人都认为小米的传播已经成仙,过去取取经,或者挖一两个人 ,就可以奏效。

我其实挺哭笑不得的,稍微对小米熟悉一点的人都知道,小米现在的组织架构和传播体系 ,是高度依赖雷军个人的,你的公司有雷军这样的传播大师吗?他创业初期,我去他办公室专访他 ,他还想着帮我取标题,取得还挺好,在之后的媒体生涯里 ,我再也没遇到过这样的企业家 。以我个人对雷军浅薄的认知 ,他如果当年进了媒体圈,那可能就是我们这个圈子里最牛逼的人。小米为什么没有王帅这样的角色?因为雷军在传播上甚至比马云还有天赋,他太知道他的用户想要什么了 ,也太知道该如何讨好用户。

所以我一直开玩笑说,雷老板一定要保重身体,千万别感冒发烧 ,小米没人能替他 。

但是,但是,我很喜欢但是:雷军今天在做的事情 ,真的是在做企业家IP吗?

我的个人观点,他在做的是企业家网红,同期很火的周鸿祎也是如此 ,他们都是在用媒体思维做网红,在利用流量帮助自己的公司去撬动大众认知 。当然我对他们是尊重的,我也不认为他们做网红有什么错 ,而且在此之前 ,他们在企业家IP这件事上,也做过积累,有大量的书籍出版 ,也有自己的系统性思考,当然距离稻盛和夫、安迪·格鲁夫 、杰克·韦尔奇那种开宗立派,还差很远。

本质上 ,这一波,所有企业家都在做网红,没有人做IP。

在这件事情里 ,我找到四个因素点,企业家、创业者、IP 、网红,组合起来就是 ,企业家IP 、企业家网红、创业者IP、创业者网红 。

企业家,是已经功成名就,有一定成功基础的商人;创业者 ,是还没有成功 ,在努力走向成功的商人;IP是一种从商业圈内走向公众的严肃商业传播路径,以经营管理等商业知识为基础;网红是一种完全面向公众的流量思维,以人设 、故事、销售、段子为传播基础。

在中国整个商业圈 ,目前只有两个人,在我看来,完成了企业家IP这件事 ,一个是任正非,一个是张瑞敏。这两个人都有自己的管理哲学,有智囊团 ,有理论系统,有文字支撑,有大量深度采访支持 ,也就是说,商业理论沉淀足够厚,无论国内还是国外 ,都有商业界的人在研究他们的理论 。目前来看 ,还没有人去研究雷军,也没有人去研究马化腾,马云之前在这件事上 ,做了一半,后来戛然而止。

网红和IP是两件绝对不能混为一谈的事情,但是恰恰现在又有一堆人 ,在拿这件事情做生意,当然,目标不是企业家 ,而是认为自己是企业家的创业者,一堆人在收割韭菜,教创业者怎么做IP ,当然去参加这些课程的创业者,大多也是想割消费者韭菜,没几个认真做产品。

还有一些网红 ,成为很多企业背后的流量顾问 ,最终把一些原本体面的企业,玩得越来越下三滥不入流 。

我看了看,现在的网红课程基本内容大差不差 ,就是教你怎么做一个演员,立人设,博眼球 ,搞话题,讨好大众,获取流量 ,我说实话,这是一个苦差事,如果你天赋不足 ,真的要消耗掉你很多时间,不要把这件事想得很简单。我举一个例子,你就明白了 ,那么多图文媒体老师 ,那都是媒体专业人士,但是到了短视频时代,依旧没饭吃 ,面对镜头立刻就原形毕露,隔行如隔山,我文章能写得飞起 ,但是视频的饭依旧吃不了,所以你想着去培训一下,就能成网红了 ,别做梦。

这种课程,在我看来,基本价值就两个 ,一个是混圈子,骗子认识骗子,搞点资源 ,另一个就是去听听课程 ,回来试试,基本一个月两个月就放弃了,因为发现流量没起来 ,公司却越来越糟糕,买个教训 。

所以这件事情,一开始就要想清楚 ,无论是企业家还是创业者,你到底是要IP,还是要做网红。

创业者其实没什么可能性做IP ,因为你没成功过,谁会信你,你没有说服力 ,圈内圈外都不信,所以做网红是比较好的选择,我建议培训班以后改个名字 ,创业者网红培训。

企业家可以选择做网红 ,也可以选择做IP,我觉得可以根据各自性格以及所需来划分 。

比如董大姐,她可能就是想做网红 ,无论是用什么姿势,有流量就可以,走自己的路吃自己的面包 。比如前段时间海尔老板周云杰两会出道 ,我当时还跟海尔的同学们聊了一下,周总是要做IP,还是要做网红 ,不知道答案,就是先顺势推出来,看市场反应。

其实 ,走什么路,企业家自己心里是清楚的,就是不要拧巴自己 ,做自己 ,企业家不是演员,不能一直表演自己,演戏终究是要落幕的。

有少数企业家享受在镁光灯下的成就感 ,有些企业家喜欢孤独的思考,然后形成思想影响更多的后来者,而有些企业家被逼无奈 ,只能挺身而出,自己以身示范,做网红带领企业走出困境 。

我去年跟周鸿祎去泰国办活动 ,他路上跟我说了一些,很多人看他做网红,说不务正业 ,但是只有创业者自己知道,做永远比说要难得多,风凉话谁不会说?用行动去解决问题 ,才是最直接的选择。

我年轻的时候 ,不是很喜欢张朝阳,几次去搜狐采访的时候,感觉他很轻浮 ,但是他年纪大了之后,我越来越喜欢他,他这几年做了物理课后 ,我觉得搜狐变成了一家有自己节奏的公司,员工开心,公司赚钱 ,老板在做一件自己喜欢 、对社会有价值的事情,真的要一万亿市值才能叫成功吗?

俞敏洪也是,周鸿祎也是 ,他们每次直播,我并不能感觉到有什么快乐幸福可言,但是他们依旧要这个岁数出来为了公司抛头露面 ,做一家企业非常困难 ,新东方和360各自有各自的困难,创始人就是一家企业最后兜底的人,当所有的招数都不行的时候 ,老板就是最后的压舱石。

我自己也在创业,我太明白这其中的痛苦,所以 ,企业家或者创业者出来做网红,绝对不可耻,那种在逆境中求生不服输的挣扎 ,是企业家和创业者群体,最闪亮的性格特点 。

然后,你可能会问 ,你说了这么多网红的事,那么到底什么是IP呢?IP和网红,最底层的区别就是 ,任何与受众的接触。

IP需要跟大众之间用媒体做隔离 ,也就是说,大众并不能直接跟企业家交互,必须要通过媒体采访、书籍、报道 、故事等手段 ,间接了解,不能直接得到的,永远是最美好神秘的。而且这些内容很大部分有阅读门槛 ,学术系统是基础,然后以前用知音、读者、故事会,现在用抖音 、视频号、B站、快手做大众二次解读 ,最终形成一个由内向外的企业家IP,这种人设是通过社会认知层层分解的,这个IP的核心是这位企业家的思想系统 。

网红的逻辑就很简单了 ,以前受限于传播路径,现在有了社交媒体后,马斯克就敢喊出裁撤公关部 ,因为他在直播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,什么事情,自己就在社交媒体上沟通了,这种趋势也在我们这边上演 ,所以小米今年的公关策略也在发生360度大转变,我以前一直想不通,网红公司为什么不在公关上花钱 ,这下算是彻底明白了,人家自己就是媒体,网红与受众之间 ,没有媒体阻碍,为什么还要给你钱?

但是,但是 ,我又要但是了,对此,我持保留意见 ,一年之后 ,如果小米能用这套新的方法完全跑通,我觉得才能算阶段性成功,理想汽车之前也这么干过 ,特斯拉在中国也这么干过,后面的反噬很大,华为当年强大到那般地步 ,也没有做到。

我还想说一件事,是时间,尤其是我们这些码字的人 ,更要尊重时间,不要在时间面前,做舔狗 ,或者做绝对的批判者。

十年前,我们中的很多人,还在嘲笑小米是一家没有研发精神的组装公司 ,屌丝 、为发烧而生 ,但是今天在祖国大江南北的饭桌上,小米突然变成了一家人人都要学习的公司,小米的底色真的发生变化了吗?我们有没有真的仔细去思考这家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?阶段性的结论 ,会不会在十年后,再次打我们自己一个大嘴巴子?

在此之前,我们已经看到很多公司起起伏伏 ,苹果 、微软、联想、阿里巴巴都是如此,企业和人生一样,是一条上下起伏的波 ,我们如果能看到大趋势,实属三生有幸,千万不要为三五年的波动去舔和打 。

巴菲特说 ,你如果没想过持有一家公司股票十年,那么就一股也别买,大概这个意思 ,原话记不住 ,我觉得我们这些码字写作的人也是,如果你不能坚持观察一家公司十年以上,那么就别下结论。

我也很惊讶自己的变化 ,从一个非黑即白的年轻人,一下子就走到了圆滑世故的中年。

春节的时候,我不想待在杭州 ,跑去日本待了很长一段时间,一路见了很多大师,虽然都是民间的 ,有做怀石料理的,有做铁壶的,有做陶罐的 ,有做漆器的,敲敲打打一辈子,做好一件事 ,我看到了人生的另外一种可能性 。

在我的世界里 ,我重新定义了成功 、大、价值、美好 、善良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