XM平台

击鼓传花(2025年02月14日)

XM

有个朋友留言问了这样一个问题,就是我一边表达一级市场的投融资充满了骗局 ,一边又说商业模式是一个很简单的事,人人都能理解,而且没有高明的财务造假 ,这不是前后矛盾么?既然人人都能看得透,又怎么可能充满了骗局呢?

不矛盾 。

确实有一部分迷之自信的投资人缺乏基础的商业逻辑,是会信一些伪命题的。

也有一些缺乏自信的投资经理 ,不敢提出自己的质疑,怕露怯。

但是投资人的机构,是有明白人的 ,是会告知相关风险的 。

咱们把吃里扒外这个环节剔除掉 ,其实95%的投资机构是在风险已知的情况下选择自愿装傻参与这个骗局的。

为什么?因为这帮蜜汁自信的投资人,在玩一个看谁跑得快的游戏,也就是击鼓传花。

所有的杀猪盘或者各种局 ,在前面几个回合都会让你先尝一些甜头,会先让你赢三局,为的是让你放松警惕 ,加大赌注,最后完成收割 。

然后有人就想,那如果我在赢完前三局的情况下 ,立刻停止,我不就是纯赚么?

对,还真是 ,这个逻辑是通的,而且,有不少人用这个逻辑赚到钱了 ,有的杀猪盘甚至被一些羊毛党盯着 ,专门薅杀猪盘的羊毛。

这就是所谓的,先跑的吃肉,后跑的接盘 ,著名的跑得快游戏。

在一级市场里,我认为,很少会有真的被项目方骗的 ,都是千年的狐狸,破绽太多了,不可能看不出来 ,都是在赌 。

大家看到了火热的资本市场,看到了贪图年化20%收益的大众,大家都想把泡沫吹大 ,做一个能在泡沫破碎之前全身而退,赚得盆满钵满的赢家 。

我再说一遍,跑得快这个游戏的逻辑是通的 ,成立的。

这就跟A股炒各种莫名其妙的概念一样 ,最近一个概念是那个豆包ai吧,沾豆的都大涨,难道大家不知道 ,此豆非彼豆么?

只不过都是想着快进快出,炒一波热度做个收割人,都以为自己能卖在顶峰 ,也确实有人卖在顶峰了。

一级市场也是这个逻辑,炒概念,他不需要了解商业模式是否成立 ,也不需要了解项目的具体情况,也不需要了解创始团队的背景,他只需要判断 ,能不能有人接盘 。

只要能有人接盘,他买的是不是一坨屎,根本无所谓。

成功的案例不在少数呢 ,理论上来讲那些套现成功的创始团队以及早期投资人 ,都是这场跑得快游戏的赢家。

我无数次表达过,这种畸形的风气严重影响了年轻人的思维,大家以融资、套现 、留一地鸡毛以后全身而退为榜样 。

大家都觉得 ,创业如果靠自身盈利赚钱分红,那就是土老帽。

我写文章从来没有指名道姓地嘲讽过谁,我觉得出来讨生活 ,都不容易,好多事不应该再推波助澜落井下石了。我唯独明确嘲讽过的,就是那个电车的夏先生了 。

在他玩自行车的时候 ,我就短暂接触过,后来他自行车套现成功财务自由以后,在某一次类似沙龙还是交流晚宴的时候又听他做过一次分享。

他把我讨厌的特质集中在了一身 ,狂妄自大,贪婪傲慢,没有真才实学 ,心胸狭隘。他大肆宣传着怎么融资 ,怎么套现,怎么颠覆世界,以及自己管理营销的理论 ,他觉得自己是全才 。

我看不出来他到底懂什么技术,他玩俩轮的时候,我就没看出来 ,现在他又玩四个轮的去了,这两个技术通用么?

他把我们这种总在问怎么盈利,什么时候盈利 ,什么时候回本的人称作目光短浅的个体户,他把自己比作乔布斯一样改变世界的企业家。

我那时就深深地记住了,这个陡然炸富夏先生。

但是无疑 ,夏先生是跑得快这场游戏中的赢家,而且是大赢家 。

就是他这类人在套现成功后四处分享经验,或者自己做投资 ,推波助澜了整个不健康的商业环境 。

你们有没有发现 ,当一个项目拿到初始投资以后,后面几轮的融资会很顺。因为拿到初始投资以后,就有专业团队辅导企业讲故事 ,做数据,继续忽悠融资了。

然后越来越多的人一起讲这个故事,越来越多的资源聚拢向这个故事 ,然后这个故事越讲越大,越传越广,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 ,可信度也就越来越高,假的就变成真的了 。

那跑的慢的,没跑出来的 ,你说是啥原因?

贪,他幻想着能ipo获得更高的收益,或者有的投资人进入的比较晚 ,估值比较高 ,他需要把泡沫吹得更大,才能有可观的收益。但是泡沫吹得越大越容易破碎。

而且机构退出没有那么容易,都是千年的狐狸 ,谁都不想成为接盘侠,所以你提出次轮或者隔一轮退出,你要有充分的理由能说服大家 。

很多投资人其实预料到泡沫要破了 ,故事讲不下去了,但是他脱不了身。

尤其是后期的投资人,一旦ipo不顺利 ,那么高的估值,真的没人能接盘。

这个时候怎么办?只能是竭尽全力地帮这个项目融资,对接各种资源 。

我之前讲 ,我们帮很多项目做财务辅导是因为他欠我甲方钱,就是这种情况。

所以同行之间推项目,给额度的你们都要擦亮眼睛 ,很多时候都是在玩信息差 ,很多项目看着光鲜亮丽,里面可能早已满目疮痍,只不过就是大家一起遮遮掩掩。

什么基金到期清算 ,全是借口,就是让你接盘 。

项目出现问题,故事讲不下去了 ,泡沫要破灭了,最着急的并不是创始人,反而创始人会很轻松 ,因为一旦上了这个船,大家就是一条绳上的蚂蚱。

要死大家一起死,要是不想死 ,你们就救我,还有机会活,这就是大部分创始人的心态。

极越这样的暴雷很奇葩 ,是个例 ,他这算是用自身闪暴来谋生路,我觉得是一个愚蠢的行为,像他干出来的事 。

大部分企业暴雷都是悄悄的 ,慢慢的,尽量控制舆情,一部分一部分的裁员 ,尽量让表面风平浪静 。怎么也得给自己留一点转移资产跑路的时间啊。

这个时候,就有信息差了,股东对企业有信息差 ,外界的准投资人对企业也有信息差。

大家都是在利用这个信息差做事 。

企业的实控人利用这个信息差疯狂转移资产,要给自己留一些养老钱,或者东山再起的资本。

很多投资机构实际上是不参与管理的 ,更没什么投后管理,也就看看审计报告,所以他们对企业的情况不了解很正常 ,有的时候他们的信息都没有一个外人灵通。

而且一旦钱投了 ,主动权就在人家了,你提要求,管理层不配合 ,你能怎么样?

投资人也在利用这个信息差,帮企业再融资,对接新的钱进来 ,自己能退出来一点是一点,实在不行让企业别死得那么快,自己找机会明哲保身 。

我之前拿一个per ipo项目举过例子 ,他们这个项目其实去年年底就出问题了,资金链断了。

今年开始大批量的裁员,退租 ,上市是肯定没希望了。

过了整整一年,到今天,你是不是以为他们现在处境很不好?以为他们实控人跑了吧?我也这么以为 ,但事实是他们过得非常好 。

我上周末的时候约了他们还在的核心高管聊了聊。

他们说 ,早在今年上半年,实控人就提前往国外转了好几笔钱,而且他们自己的社保什么的也都转到合并体系外无关联的公司去了。

留下的这部分人 ,福利待遇一点没有降,差旅待遇依旧跟原来一样最高规格,贪腐一样 ,回扣照拿,到现在依然用着高于市场价好几倍的外包 。

我问他,这个项目必死啊 ,你们怎么不走啊?

他表示,现在工资正常在发,外面这个工资水平的岗位不好找 ,同时也有挺多投资人有意向给钱,不会死那么快的。

而且实控人给留下的人承诺了,就算最坏的结果 ,如果公司真的解散了 ,会给他们每人一笔可观的遣散费,希望他们不要在这个时候背叛公司。

我说,你怎么确定他还有钱?他说钱就是我帮他转移出去的 。

然后我问 ,对赌怎么办?你们不怕投资人找你们麻烦么?

他表示,他们最不怕的就是投资人了,而且非常嗤之以鼻 。

他说:大家都不干净 ,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,找我们麻烦对他们自己一点好处都没有。

他说每一个投资人投之前都有自己的小九九,自己都做过尽调 ,我们该落地的工厂也落地了,该买的楼也买了,找我们麻烦等于找自己麻烦。

他们现在要么帮我们继续对接资源找融资 ,要么原地呆着,唯独不会找我们麻烦,况且他们也没有证据啊 。

我想了想 ,还真是 ,尤其是国资股东,项目出问题了,第一责任人可能是当初的投资经理以及风控呢。不到万不得已 ,没人会选择鱼死网破。

我问,你们实控人现在什么状态,还在国内么?

他说:当然在 ,非常轻松,有恃无恐,而且还四处参加活动 ,参加论坛,还给清华emba分享领导力呢 。

很多地方上都有意向跟我们继续合作落地智能机器人工厂呢,估计很快就会有新的融资进来了。

他们这个跑得快的游戏还在继续。

我预测他们后续还能融到钱 ,因为他们这个项目正符合现在流行的智能制造,他们有技术,有产品 ,只要估值合适 ,会有很多地方愿意给钱 。

这个项目很有代表性,很多跑不掉的投资机构,跟这个项目一样 ,非常的被动,我之前在《我做尽调这些年(十二)-斗智斗勇》 里写过,投资机构想回购 ,想维权,想追债,想确认管理层的贪腐、过失 ,都是难于上青天的。

这个项目做完股改的时候,我真的是又希望他们能上市成功,又不希望他们能上市成功。

我希望他上市成功 ,因为我能继续赚很多钱,我不希望他上市成功,是因为他如果上市成功了实在是太颠覆我的三观了 ,这个垃圾都能上市成功 ,我以后绝对不炒股了 。我都预测过,他上市第一天就会是他这辈子股价最高的一天。

其实你们想一想就算当初这个项目ipo成功了,上市了 ,那不还是等于广大股民做了接盘侠么?本质上还是击鼓传花的游戏啊。

奉劝大家,尽管尽职调查不重要,但是比较后期的项目还是要做一做财务尽调的 ,尽量规避一些跑不出来的情况 。

对了,建议大家去看一下新的《增值税法》,我推荐直接看安永和普华永道的解读 ,快速学一下,然后更新一下明年的内控制度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