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以来 ,一提到车厘子,就全是负面新闻 。
最大的舆情其实是一则谣言——车厘子从智利海运来中国需要一个月的时间,质疑其一个月不腐烂是添加了科技与狠活。对此 ,央媒紧急下场辟谣:车厘子并非有毒,科普车厘子运输过程中最核心的保鲜手段是冷藏和充氮气。
剁椒Spicy观察发现,当前涉及车厘子的舆情可以大致分为三类,分别是:1. 车厘子价格崩盘;2. 质疑车厘子有食品安全风险;3. 售卖时以次充好 ,买3J发2J 。
连日来,剁椒Spicy与多位经销商及平台采销人员展开对话,发现车厘子负面舆情背后 ,很多行业真相被有选择性地忽视了:
1. 车厘子降价的核心原因并非销售疲软,而是智利增产。
今年新产季,智利车厘子出货量同比增加了50% ,而90%以上的车厘子都发往了中国,第一波漂洋过海的车厘子出现了“堵货 ”,一度导致价格崩盘。
2. 车厘子的线上销量同比大幅增长。
据了解 ,当前电商平台的车厘子销量同比都是正增长 。今年京东自营的车厘子销售增长就十分可观,从阳历和农历对比去年同一时间段,均实现了三位数百分比的增长。而抖音的车厘子销量也实现了同比正向增长。
3. 今年的车厘子质量整体优于去年 。
今年空运初期 ,为了赶早,产地提前采摘了一部分没有完全成熟的车厘子,导致年初空运来的第一波车厘子成熟度不高 、甜度低、发软等问题。
事实上,海运来华的车厘子 ,质量要比前期空运来的质量稳定得多,今年车厘子的整体质量也优于往年。
4. 以次充好频发,商家开始买车厘子送卡尺 。
行业人士告诉我们 ,今年最大的乱象是,有商家将3J、2J的车厘子混着发,以次充好。
为了解决消费者信任问题 ,今年不少车厘子礼盒包装箱里都多了一张卡尺,上面标注了不同等级和规格的车厘子大小。
5. 车厘子的消费力虽然没有下降,但是件单价变低了 。
“往年车厘子10斤价段位的占比会比较高 ,今年来看5斤装规格要远超于10斤装。”这意味着,消费者并不是不买了,而是选择更加理性了。
据了解 ,当前市面上最受欢迎的是2J车厘子,主要原因是性价比高,而3J车厘子则是礼赠需求比较大,也常处于缺货状态 。
“车厘子的价格一天一个样 ,跟随市场行情变动。”在北京新发地,商家们告诉剁椒Spicy,再不买就要涨价了。
价格崩盘 ,车厘子销量大幅增长
曾几何时,10斤装的车厘子售价在1800元—2000元,每斤单价高至180元—200元 ,如今已经缩水八成以上。
微博热搜上,#车厘子价格跌至每斤15元 #车厘子快比草莓便宜了 #车厘子届爱马仕价格接近腰斩 等话题接连不断 。纵观市场价格,今年车厘子的单J价格降至15—20元/斤 ,2J 、3J车厘子的市场价格也普遍下降了三成以上。
一位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车厘子经销商表示,春节前后十天是车厘子的关键销售阶段。当前,新发地市场 ,智利车厘子价格区间是25元—45元/斤,相比于2023年底的车厘子最高价(每箱530元,约106元/斤),价格下降了一半以上 。
京东自营车厘子采销人员也表示 ,今年1月以来,车厘子价格确实出现了腰斩,2J 5斤的车厘子最低达到了188元 ,去年同期价格在288元左右。
车厘子价格为何断崖式跳水?
首先是由于去年智利车厘子大丰收,产量同比猛增。根据智利水果出口商协会之前公布的数据,2024/25产季智利车厘子的产量将创下历史新高 ,预计出口量将比上一产季增长50%,达到1.245亿箱(每箱5公斤),全球出口总量约62万吨 。
去年在一带一路政策引导下 ,中国在秘鲁修建了一个超级码头“钱凯港 ”,南美洲农产品的海运路线进一步被打通,运输成本大幅降低。二者叠加下 ,中国车厘子市场一度出现供应过剩,进而导致了价格大幅下跌。
“1月上旬,车厘子到货量比较集中,但出货市场没有达到预期 ,所以那一批车厘子出现了‘堵货’严重的现象,市场供大于求周转变慢,导致车厘子质量不稳定 ,价格崩盘突破历史新低 。”该京东自营车厘子采销人员进一步解释道。
但事实上,今年的车厘子,依旧是各大平台年货节水果品类中“扛把子”一样的存在:
在京东站内热搜词上 ,车厘子排在生鲜品类TOP3队列之中。在“车厘子”年货节营销上,京东自营的打法是更强调价格和品质的把控,做到“又好又便宜 ”;
淘工厂则在山东省加速了车厘子供应链升级 ,为车厘子礼盒配置了“防冻衣”保暖装置,数据显示,目前淘工厂上5斤装智利车厘子已经热销了8万+件;
抖音即时零售也已上线“买车厘子上抖音小时达”活动;
拼多多提前开启车厘子预售 ,为消费者发放超额补贴,并与智利水果头部进口商合作,在百亿补贴频道上线“原箱发货不降级 ”等相关标识;
盒马也与一家智利车厘子头部供应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,双方达成直采合作后 ,该平台的车厘子从智利到盒马全过程供应链成本将降低5%左右……
线上平台侧,京东、淘宝、抖音、拼多多推出了多重车厘子补贴价;商超端,盒马 、山姆、七鲜、物美 、小象超市、叮咚买菜等商超也卷起了车厘子低价 。盒马一度将2J 5斤的智利车厘子礼盒售价降至99元 ,山姆超市4J 5斤的车厘子礼盒价格也冲破了200元低价,达到189.9元。电商平台加大补贴,通过“产地直发”使车厘子的整个供应链越来越简短 ,这都使得车厘子的价格越来越低。
低价的背景下,车厘子的销售取得同比大幅增长,不难理解。
“车厘子有毒”的谣言从何而来?
今年1月初 ,广东刘女士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自己狂炫三斤车厘子后出现高烧、喉咙肿痛 、面部肿胀等问题,连夜把自己送进了医院急诊 。
这一视频在网上快速发酵,获得了大量关注 ,一夜之间,车厘子从水果中贵族沦为了新型毒果。有部分人将车厘子列为“四大毒王 ”,甚至开始质疑车厘子中可能含有化学药品、甜蜜素等有毒物质。网上还流传一种说法,认为车厘子吃多了会导致铁中毒和氰化物中毒 。
但也有网友发帖调侃 ,“感谢三斤姐,让全国人民实现了车厘子自由。”
尽管事后,当事人出来澄清中毒原因是药物过敏 ,但在网友心中“车厘子”早已塌房。随后,一些网友在社交媒体上晒出自己吃车厘子中毒的经历,多数围绕车厘子吃太多 ,导致肠胃炎、脾胃不适等病症 。亦有一些网友顺势开始玩“热梗 ”发布了“吃车厘子中毒”相关帖子以博眼球,该词条一度成为社交媒体上新型流量密码。
吃车厘子真的会中毒吗?背后真相又是什么?近期,央视新闻以及各路专家学者紧急进行了辟谣。
据央视新闻报道 ,吃车厘子中毒实为谣言 。首先关于吃车厘子会导致铁中毒的说法,并不属实。据了解,铁中毒是由于摄入铁过量引起的。有数据显示 ,一次摄入铁量达到或超过每公斤体重20毫克时,即可出现急性铁中毒 。事实上,车厘子的铁含量只有0.36毫克/100克,要达到出现铁中毒的量 ,一个体重60公斤的成人大约要吃333公斤,正常人不可能一次性吃这么多。
关于吃车厘子会导致氰化物中毒的说法,也是谣言。很多蔷薇科植物的种子里都含有氰苷 ,但是这些水果的果肉里是不含氰苷的。氰苷本身是无毒的,只是当植物细胞结构被破坏时,含氰苷植物内的β-葡萄糖苷酶可水解氰苷生成有毒的氢氰酸 。车厘子核仁中确实存在少量氢苷 ,但含量十分有限,折算为氢氰酸后大约只有几十微克,一般来说人们不会有意去吃车厘子核仁 ,车厘子核使人中毒的情况非常罕见。
三类人群需要减少车厘子的摄入,慢性肾病患者 、糖尿病患者以及胃肠疾病患者。
车厘子含钾量较高,对于肾功能不佳患者 ,肾脏排钾能力受限,大量摄入车厘子可能导致高钾血症;尽管车厘子的升糖指数(GI值)较低,但仍然需要控制食用量,通常血糖控制稳定的糖尿病患者每天摄入量应该控制在10颗左右;患有胃肠道疾病的患者也不宜过量食用车厘子 ,会引发胃胀、腹泻或加重胃酸分泌、刺激胃粘膜引起胃痛,甚至加重原发病情 。
有专家表示,车厘子本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水果 ,富含膳食纤维,钾 、铁等矿物质,以及花青素、维生素等抗氧化物质 ,适量食用并不会引发身体疾病。但也正因车厘子含有较多膳食纤维和果胶,过量食用很容易导致肠胃负担过重,进而出现腹胀、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。另外 ,食用不新鲜、霉变的车厘子也极容易引起急性肠胃炎 。
车厘子本身是无毒的,只是不宜贪多。
以次充好,车厘子市场乱象何解?
今年以来 ,进入直播间的车厘子商家更多了,在直播大浪潮下,车厘子品控问题也迎来了网友们大规模讨论。
李佳琦直播卖车厘子就迎来了翻车事件 。
有网友发帖指责在李佳琦直播间买到的车厘子不新鲜,称在李佳琦直播间花178元购买了5斤3J车厘子 ,发现整箱车厘子都是软的,大多发黑,非常不新鲜 ,而且有一半果子没有杆子;且箱子上的生产日期为2024年12月4日,距离收货时已有35天,向淘宝买菜 、李佳琦客服和88VIP客服申请退货后 ,争取了2天才成功退款。
对此李佳琦方面的客服表示,“车厘子都是进口来的,需要经过海运、仓储、再运输 ,确实比较难避免少量坏果的情况。坏果包赔,坏了一半或以上的话是全额退款的;如果有40%坏果,基本上是按比例退款40% 。”
纵观网友对坏果的控诉 ,是其对车厘子运输链路的疑惑。车厘子从智利运输到国内,海运需要长达一个月的时间,如何保证一个月果子还不腐烂?有网友质疑称中间添加了科技与狠活。
针对车厘子市场乱象,央媒紧急下场做了科普栏目 ,解释了车厘子在长达25天的海运中如何保鲜的问题。
原产地在智利的车厘子,从进口到进入国内市场,需要经过海运 、仓储、再运输的过程 ,免不了会存在一些坏果的情况 。为了保证车厘子的新鲜程度,在海运过程中普遍采用了冷链技术和氮气来保持新鲜。
不同于榴莲等后熟性水果,车厘子的采摘一般是在果子彻底成熟之后完成的。在运输过程中 ,为了保鲜,需要让车厘子进入到休眠状态,保证其在运输过程中不再继续成熟 。
具体来说 ,运输过程中的保鲜有两种方式,一种是在产地运输时以及过程中进行“冷运 ”操作,以保证车厘子进入到最佳的休眠温度;第二种是在产地将其装入带有二氧化碳和氮气的袋子中 ,控制车厘子进入生长休眠状态。很多车厘子在拆袋后会变得很容易坏,是因为温度和环境出现了改变,将车厘子唤醒了,加速了衰老腐烂。
京东自营采销人员给出了挑选车厘子的建议 ,首先要观察果子的硬度以及果杆的翠绿程度,其次还是要挑选售后有保障的靠谱商家渠道 。
经剁椒Spicy走访观察,今年以来各平台、商超的车厘子价格普遍要低于线下批发市场。
对此 ,一位车厘子经销商向剁椒Spicy解释称,商超价格更低是因为采用了换标货,将不同规格的果子混合着卖 ,当然价格更低。
左:超市车厘子礼盒 右:新发地车厘子礼盒
经剁椒Spicy查看,在盒马 、永辉、七鲜、物美超市销售的车厘子礼盒,普遍贴有两个标签 ,一个是纯英文原产地标,另外一个则是供应链公司相关的中文标签 。一位永辉超市售货员告诉剁椒Spicy表示,这些盒装的车厘子都是未经拆封的 ,经销商所述情况可能存在于一些散装售货的小超市中。
果肉“祛魅”车厘子,下一个走红的水果会是谁?
车厘子的重重负面之下,消费者的心态也开始出现微妙的变化。
一方面是国产大樱桃的热销,让部分国人开始对进口“樱桃”祛魅 。国产樱桃最早的成熟期在3月从大连地区开启;到了4月 ,西南 、西北地区的小樱桃便会接力上市;5—6月,个头更大的大樱桃将开始席卷水果市场。“比起进口车厘子,我更愿意多等一个月吃国产大樱桃。”一位消费者向剁椒Spicy表示 ,国产樱桃无论是从口感还是价格上都要碾压智利车厘子。
另一方面,曾经作为“贵价 ”水果的智利车厘子不贵了,导致部分追求贵价水果的人群 ,开始将目光转向了价格更高、更稀缺的新西兰、澳洲塔斯马尼亚的车厘子,在电商平台上,2J 4斤的新西兰车厘子售价达到了269元 ,比同等规格智利车厘子贵了一倍;3J 4斤的澳洲塔斯马尼亚车厘子售价高达429元,比同等规格的智利车厘子贵出2倍多 。
之所以价格偏高,则是源于这部分车厘子多采用空运运输 ,成本高企但保鲜度高;另外比起智利车厘子,在新西兰 、澳洲本地的车厘子价格也本身偏高,品质要求更高,口感相对要更好一些。
随着市场上营养价值和颜值双高的水果品类不断丰富 ,车厘子在年货市场的需求又被进一步分流。剁椒Spicy在走访各商超时发现,线下商超中人们对车厘子的购买热情并不高,在多家商超的生鲜货架区 ,车厘子一旁摆着价格更为亲民的丹东草莓、湖北脐橙、云南蓝莓果等,它们也同样受欢迎 。
在商超平台打响新一轮“车厘子”流量战背后,传统经销商的生存空间大幅被压缩 ,价格越来越透明化之下,水果商贩端车厘子经营利润所剩无几,他们开始纷纷转向草莓、葡萄 、柑橘等年货节礼盒营销。
有水果经销商向剁椒Spicy透露 ,今年年货节大家挑选礼盒多数会选择多个水果混搭,不再是单一送整箱车厘子了,一般来说会选择草莓、晴王葡萄和脐橙装盒 ,看着也更好看,价格还不贵。
显而易见的是,自带“年货节女王”光环的车厘子已难再一骑绝尘 。